我家拆迁了..
曾经我们以为征迁是暴力的
随着城市发展,很多原来住在农村的居民不知不觉就被城市包围了。拆还是不拆?走还是留?补偿多少才算合理?这些牵动着每一个居民,推进旧城改造,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提升城市品位、拓宽发展空间,是一项民生工程、发展工程,但作为旧城改造的关键一环——房屋征收工作却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熊小郢城中村改造项目自去年11月初正式启动,随着7月15日,最后一间征迁户主将钥匙交给居民代表,标志着熊小郢477户,7.7万平方米的征迁任务征迁任务终于顺利圆满完成。熊小郢旧城改造速度快、整体推进和谐,究竟有何妙方?
问题
海棠街道藕塘社区熊小郢城中村,地处北二环与颍上路交口北侧,是海棠街道的最后一个城中村。近年来,由于居住人口增加,城中村用水、用电、治安等生活问题越发严重,居民们对征迁渴求越发强烈。
解决
为了早日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最大限度满足群众需求,庐阳区启动了“两路两片”重点征迁改造项目,熊小郢改造项目被纳入五里片区改造的组成部分。为了化解征迁难题,通过群众推选,藕塘社区先后产生了9名居民代表,由这9名代表成立了居民自治征迁小组。
强化程序 规范操作
夏照华便是居民自治征迁小组的代表。“一开始家人都觉得有自己人在干居民代表,征迁时候,肯定能得到点甜头,哪知道最先便是拿自己家人先开刀。”夏照华的亲戚阮仁敏说,“怕一上来把协议签了,吃亏了,都想往后拖,那段时间夏照华天天来我家做工作,对她也是一肚子意见。”后来,经过居民代表夏照华反复的沟通,阮仁敏也渐渐观察到整个征迁过程严谨公平,没有任何“特殊待遇”,“还不如早点把房子交了。”现在阮仁敏最希望的就是赶紧住到干净漂亮的新小区里。在此次征迁过程中,海棠街道注重强化程序,规范操作。
建立健全协商机制
藕塘社区居民自治征迁小组以集体的形式与街道、社区共同协商、讨论征迁相关事项,参与整个征迁工作的全过程,并且发挥主导作用。而社区工作人员则退居幕后,为居民自治征迁、自治管理提供服务、政策等方面的支持。
重点规范征迁全过程、全环节。
居民代表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标准算到尾”的工作原则,实行统一口径答复政策、同一把尺丈量登记、同一支笔签订协议,保障了整个过程的公平、规范。从房屋丈量登记、到预协议签订、再到房屋交验等等,每个环节居民代表全部签字确认进行全面监督,让群众心中有明白账、放心账,努力达到公正征迁、规范征迁、快速征迁、和谐征迁的目标。
架好桥梁 “零距离”沟通
居民代表王贤德说起在征迁过程中这样一件事,当时,居民熊如斌在宣城上班,沟通成了最大的难题,没办法,王贤德便和其他居民代表几次跑到宣城去和他沟通,想办法把政策跟他说清楚,后来他终于被居民代表们的执着打动了,当场便决定把协议给签了。
不仅如此,在此次征迁过程中,居民代表充分架好桥梁,与居民零距离沟通。
多措并举 “360度”服务
伴随着征迁的进程,社区还组织了360服务队的队员们为社区征迁拍摄纪录片,从征迁工作开始到结束,镜头见证了这个凝聚了一代代人的青春记忆和打拼经历的地方最后的模样。
群众搬家 志愿帮忙
藕塘社区360服务团队、藕塘社区志愿服务队是社区两支重要的服务力量,为了服务好群众搬家等事宜,社区两支服务队全程参与此次征迁。充分调动社区360服务团队、社区志愿服务队的积极性、主动性,在群众搬迁的过程中,主动参与,靠前帮忙,先后帮助年老体弱、家里劳动力少的村民80余户开展搬家志愿服务。
定格瞬间 阖家团圆
为了帮村民留住居住多年老宅的记忆,留住街坊邻里情,藕塘社区策划了拍摄全家福活动,社区组织志愿者为熊小郢400户居民共计拍摄了372张的全家福。
拍下记忆 留住乡愁
伴随着征迁的进程,针对居民反映对生活几十年的地方恋恋不舍的心理,藕塘社区组织360服务队拍摄了《故土与乡愁》征迁纪录片,每户发放一张纪录片光碟,为村民保存好最后的记忆和乡愁,此纪录片在庐阳区首届微视频比赛中一举获得了一等奖。
正是从居民有需要到全区发展一盘棋,处处为居民着想,熊小郢的居民由衷地感谢这些温馨环节,用行动支持征迁工作,也对未来充满了希望!百年来熊小郢见证了许多家庭的喜怒哀乐,带着对过去生活的一丝不舍,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他们离开了生活多年的老屋,随着庐阳北二环沿线的飞速发展。接下来我们将一起奔梦新生活!
[责任编辑:admin
标签:
城中村改造 民生工程